
3月7日上午8时,《宋代官窑制瓷技艺人才培养》项目授课在betway88必威东盟体育403第二学术报告厅进行,授课教师为何浩庄,授课主题为“北宋官窑恢复及传承漫谈”。本次课程由betway88必威东盟体育李政老师主持。
何浩庄老师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十杰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宋官窑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原陶瓷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河南省民间文艺金鼎奖成就奖获得者、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委,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工艺美术家称号,2005年曾受聘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评委。
此次授课,何浩庄老师以北宋官窑的时代特质和其精神内涵分析为引,介绍了北宋官窑的历史传承以及当下对其的恢复研究。
谈及北宋官窑艺术的历史,何浩庄老师说到,中国是陶瓷之国,更是陶瓷大国,以汝、哥、官、钧、定五大名窑而闻名遐迩。 1980年,恢复北宋官瓷的项目终于得到了落实,在国务院的直接关怀下于1981年成立了“恢复北宋官瓷领导小组”,由当时开封市工艺美术实验厂承担北宋官窑的研究和恢复这一国家项目,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同合作,恢复北宋官瓷的工作得以全面展开。1984年6月中国轻工业部委托,在开封北宋官瓷研究所隆重举行了恢复北宋官瓷技术项目鉴定会,通过了邓白、冯先铭等30多位国内外陶瓷权威的鉴定和论证,一致认为:“可与故官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宋代官窑作品相媲美。”从此,北宋官瓷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终于在其故乡开封成功恢复。北宋官窑文化不仅是开封独有的文化和艺术,也是中国文化一部分,甚至它承载着中国陶瓷一个时代的巅峰期向了另一个陶瓷时代转折的历史文化使命,在宋代后的数百年来一直没有被人们遗忘的北宋官窑,每个朝代都有不少官瓷仿制品。这恰恰说明了北宋官窑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它不竭的艺术魅力。
熟悉北宋官瓷的人都知道,重神韵而轻雕饰是它的重要特点,具体体现在瓷器的造型、釉色及其纹理品质。北宋官瓷为什么会是宫廷独有,民间不得仿制,它恰恰反映了当时皇家的审美情趣和时代导向,而北宋时期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期,文人治理天下,朝廷似乎成了文化艺术的宫殿,特别北宋末年,以宋徽宗为首的宋代一朝,几乎成了艺术王国,北宋官窑正是诞生在这一时期,官瓷的造型和釉色展现时代的审美导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难想象,文人和艺术家的介入决定了北宋官瓷的视觉形态,是他们成就了官瓷艺术品味,这是北宋官瓷得以流传千年并一直被追捧的根本。有了艺术熏陶,才使得官瓷艺术就有了生命;有了文化的介入,才使得官瓷变得会“说话”。
随后,何老师生动地讲述了当今北宋官窑的学术研究与开封的不解之缘。他表示,想要继续传承、发扬官瓷文化,研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坚定文化自信。他强调,没有对文化的自信,没有对瓷器的热爱,我们就不可能用十分甚至十二分的力气进行瓷器研究,所以文化自信官瓷传承中是不可或缺的方面。只有相信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对瓷器艺术持有真切的热爱才会真正使官瓷得到复兴。何老师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基本、深沉、持久的力量,要正视我们的民族艺术形式与大众文化,同时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更重要的是要有真东西、真本事来让别人相信。
直至今天,中外艺术家在面对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品时依旧秉持着顶礼膜拜的心态,如饥似渴地从传统当中汲取营养,北宋官窑的艺术成就广阔四海,光辉千秋璀璨,这正是历史给予我们的福分。
通过何浩庄老师对宋代官窑的深维度讲解后,学员们感慨万分,大家积极提问、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纷纷就自己关注的问题向何老师请教。何浩庄老师逐次为大家解疑答惑,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官瓷的过去,又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官瓷的未来,现场气氛热烈,学员们从民族认同感与深沉的历史沉淀中对官瓷文化、艺术的认识又有了更加真切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