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春日的校园总是别有风情,享受美好的校园生活,不仅需要悦目宜心的春景,更需要我们树立法制观念,加强安全意识,强化疫情防控,勠力同心,和衷共济,共同维护美丽校园。在此,我们向大家提出以下倡议:
一、加强防控意识,共筑驱疫防线
疫情反复,尚未结束,目前国内疫情形势仍相当严峻,疫情防控仍不能放松。同学们在校期间,应时刻关注疫情状况,坚持非必要不出校,出入各处主动出示健康码,减少聚集,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出行佩戴好口罩,坚持每日健康打卡,让疫情缺乏可乘之机。手牵手共筑疫情防线,心连心守护美好校园,早日迎来没有疫情的春天。
二、强化法治观念,守法更守平安
法律是每个人在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底线,各位同学应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普法宣传、宣讲活动,响应学校号召,遵纪守法,遵规守章,明确法律法规的限制,了解更多法律相关知识,强化法治观念,提升自身法治意识与法治修养,既能做好守法公民,又能够使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出行安全
同学们日常出行时,应注意道路状况,不要过分靠近其他车辆、行人,骑行时要注意速度,礼让行人,避免意外的发生。夜间出行时应避免照明不足的道路,尽量不要独自出行。在校内注意不要随意进入施工区域,与湖区水道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翻阅围栏,谨防失足。
四、关注消防安全,防患未“燃”之前
火灾无情,排除隐患是必不可少的。同学们在宿舍、教室时不得使用明火,发现烟头要及时熄灭。同时,用电不当也容易引起火灾,同学要留意用电情况,电插排不要同时连接过多设备,不要在夜间就寝后充电,更不要从楼层窗户“飞线”充电。如发现消防设施有所损坏、缺失,要及时向老师报告。
五、保卫自身安全,意识守护平安
无论何时何地,保护自身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大部分同学们长期生活在校园环境下,在社会经验方面尚有所不足,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有意的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轻信,不盲从,不受诈骗等不法行为的侵害。同时要提升个人素养,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可以保持冷静的头脑,有应对意外状况的能力,做一个能够保护自己的人。
六、善于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健康
保持心理的健康和保持身体健康是一样重要的,在大学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挑战和困难,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时,我们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消极和负面的情绪。正面对这些情绪时,我们应该做到敞开自我,善于表达,敢于求助。可以通过运动,听歌,和朋友聊天等方法发泄情绪,调节自身状态,在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要敢于向同学、家长、老师以及专业人士请求帮助。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够更好的迎接未来。
七、春日天气善变,留心应当提前
春季天气状况多变,气温反复,大雨、大风等极端天气也可能出现。同学们还是留意天气变化,关注天气预报,准备应季的衣物,预防感冒等疾病。在遇到大风、大雨等极端天气时,应尽量避免出行,如现在室外或不得不出行,务必做好保暖与防护措施,携带雨具,及时避雨避风。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只有强化法治精神,提高安全意识,做到时时谨慎、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为生活保驾护航。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游心寓目,充实自身,度过一段安全、安心的大学时光。